9月17日,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,我市已累计建成充电桩超2.4万个,车桩比2:1位居全省第二,中心城区提前实现1.5公里充电服务圈,省、市两级充电民生实事任务均提前完成,高质量充电网络初步成型。
具体来看,全市已建成充电桩24817个,含公共快充桩5167个、公共交流充电桩786个、居民慢充桩18864个,形成“城市面状覆盖、公路线状延伸、乡村点状布局”的全域网络,有效满足群众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。
截至8月底,省定“新建490个公共充电桩”任务完成491个,市定“新增100个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”任务完成114个,均提前兑现民生承诺。
“以前小区没充电桩,晚上得绕远路去充电,现在楼下就能充电,太方便了!”家住蒸湘区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的王龙说,这一民生工程切实治好了新能源车主的“充电焦虑症”。
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我们始终以规划为引领,编制专项发展规划,明确新建小区车位100%预留充电条件、高速服务区充电车位配建率不低于30%,还实现了A级旅游景区、农村乡镇充电站全覆盖,让充电网络‘无死角’。同时,靠政策激活力,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161万元,用于公共充电设施奖补,引导运营企业积极参与建设运营;更以目标为抓手,在提升充电桩覆盖率与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同时,规范充电价格、强化安全监管,推进动力电池更新与快充桩升级,还探索了液能超充等新技术,让充电服务既便捷又安全。”
该负责人表示,市发改委将加快公共停车场、物流园区等区域充电设施建设,升级智能服务平台,通过大数据优化布局,持续为绿色出行与美好生活赋能。
(文/图 全媒体记者李境 通讯员曹灵华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