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今天是
当前位置:首页?>? 信息公开?>? 规划计划?>?

湖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

发布时间:2015-01-12 发布来源:衡阳市交通运输局

  一、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

  (一)指导思想

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以将湖南省构建成为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,以转变发展方式、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,以省级行业性重点工程为带动,以交通行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建设为依托,以服务湖南经济快速发展、解决当前交通运输带有共性的实际问题为核心任务,按照“统一规划、分级负责;统一标准、协同建设;统一框架、分步实施;统筹资源、互通共享;示范引领、分类指导”的建设方略,积极推动建设“透彻感知、全面互联、智能处理”的智慧交通,在公路水路建养管运和安全的区域协同监管以及现代物流、公众出行、城市客运等公共信息服务深化信息化应用,全面提高行业管理的决策和调控水平、安全应急快速处置水平,促进智慧交通在实现湖南综合交通、两型交通、阳光交通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支撑作用。

  (二)基本原则

  l审视定位,覆盖全局,深化应用

  l共享资源,协同业务,统筹标准

  l民生为先,注重实效,提升服务

  l示范引领,分类指导,理念创新

  (三)发展目标

  总体目标:基本建成完善的交通运输感知监测体系、信息传输网络、和交通数据资源体系,全面提升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在电子政务、行业管理、现代物流、公众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,初步形成和谐完善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环境,逐渐形成“透彻的监测感知、全面的互联互通、智能化分析决策、人性化公共服务”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格局。在“十二五”末,初步建成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,促进实现湖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政务管理现代化、业务管理精细化、应急反应快速化、公众服务人性化,促进全省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发展,助推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和实现。

  二、主要任务

  按照总体目标,确定主要任务为构建一套基础支撑保障体系、深化八大业务管理领域应用、建设四个综合应用系统、完善内外两大门户、强化信息安全体系建设,简称“1842”信息化框架,见下图。

  三、建设重点

  按照“1842”信息化框架的主要任务,湖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“十二五”时期的工程定为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信息系统工程”建设,分为十三个建设重点工程。

  (一)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

  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(智慧交通指挥调度中心工程)将构建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发展体系,为规划、建设、发展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事业提供基本保障。

  到2015年底,实现交通办公固定场所信息网络覆盖率大于85%;利用云计算的架构,搭建全省交通行业数据资源支撑平台,实现省级行业核心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数据库建成率达到100%。

  (二)基于湘通卡的混和收费系统工程

  本工程属于综合交通试点工程,工程内容涵盖公路车辆运行收费和城乡客运一卡通收费。

  到2014年,以感知技术和智能识别为基础、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建成不停车收费系统(ETC)与乘车一卡通清算中心,乘车一卡通清算中心高峰小时清算交易笔数不小于200万。到2015年不停车收费系统(ETC)覆盖率达到60%,用户数达到20万。长株潭城市群乘车一卡通发卡率达到30%。

  (三)长沙霞凝港综合货运枢纽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试点工程

  本工程系综合交通试点工程,工程范围包括多种运输方式的集装箱物流信息化。

  到2014年港口RFID应用率大于40%,实现对集装箱运输供应链的智能化、可视化监管和信息服务,信息服务满意度大于70%。

  (四)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试点工程

  本工程系综合交通试点工程,工程范围涵盖重点物流企业、多种运输方式、综合性的物流平台的整合。

  到2015年,通过采用SOA技术,建设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,实现重点物流企业交通物流信息交换率达到80%以上。

  (五)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工程

  本工程服务于公路管理,既包括高速公路也包括普通公路的国省干道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。

  到2015年,